我国建筑发展的七个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
1. 原始社会时期:约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这个时期的人类建筑主要是简单的洞穴和简易的棚屋。
2.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这个时期建筑以宫殿、陵墓和城垣为代表,如夏商周时期的宫殿建筑。
3. 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6年到公元10世纪,这个时期的建筑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如秦汉时期的宫殿、长城和佛教建筑。
4. 封建社会中期:公元10世纪到公元17世纪,这个时期的建筑以唐宋时期的木结构建筑为代表,如赵州桥、应县木塔等。
5. 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7世纪到19世纪,这个时期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宫殿、园林和民间建筑为代表,如故宫、苏州园林等。
6.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个时期的建筑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
7.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这个时期的建筑以现代建筑为主,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如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上海东方明珠塔等。
这些时期划分主要是根据我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点来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