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目标评价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课程评价应以既定的教育目标为依据,通过测量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来评价课程和教学效果。
评价工具通常包括标准化考试、成绩分析等。
2.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该模式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预设的目标。
评价者从课程实施中收集数据,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互动等,以判断课程的实际效果。
3.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这种模式由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它强调评价应全面考虑课程的所有方面,包括背景、设计、实施和结果。
4. CIPP循环评价模式:
与CIPP模式相似,但更强调评价的连续性和循环性。
该模式认为课程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不断循环来优化课程。
5. 应答性评价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和反馈。
评价者会收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课程。
6. 过程评价模式:
该模式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师行为、学生参与等。
评价者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
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