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财政政策(简称公基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调整和控制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收入政策:
税收政策:包括税收种类、税率、税收优惠等,用以调节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
非税收入政策: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用于补充财政收入。
2.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等,用以推动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用于保障民生。
教育和科技政策:包括教育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等,用于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农业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用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3. 财政平衡政策:
财政预算政策:通过编制和执行年度预算,实现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财政赤字政策:在必要时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增长。
财政盈余政策: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减少财政盈余来稳定经济。
4. 财政体制改革: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包括财政分权、财政转移支付等,以实现财政资源优化配置。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这些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公基财政政策体系,用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