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建筑界,正处于从维多利亚风格向现代主义过渡的时期。以下是几个在这一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建筑流派:
1.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折衷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的建筑风格,强调从历史建筑中汲取灵感,结合多种不同风格的元素。这一时期的美国建筑,如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和芝加哥的圣约瑟夫教堂(St. Joseph's Church),都体现了折衷主义的特点。
2.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以高层建筑和钢铁框架结构为特点。这一学派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品包括芝加哥的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和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hurch)。
3.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虽然起源于英国,但工艺美术运动在美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运动强调手工艺和自然材料的使用,反对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粗制滥造。美国建筑师如亨利·霍普金斯(Henry Hobson Richardson)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都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
4.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
新古典主义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风格,强调回归古典建筑的形式和比例。这一风格在美国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如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
5. 摩天大楼(Skyscraper):
19世纪70年代,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摩天大楼开始在美国兴起。这一时期的摩天大楼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如圣保罗大教堂和威利斯大厦。
这些流派共同推动了美国建筑的发展,为现代建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