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有查帐征收、核定征收和代征三种,它们在税收管理和征管程序上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 查帐征收:
适用对象:查帐征收适用于财务会计制度健全、会计记录完整、财务核算规范的企业。
征收程序: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资料,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据此确定应纳税额。
优点:有利于税务机关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
缺点: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财务核算,对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较高。
2. 核定征收:
适用对象:核定征收适用于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记录不完整、财务核算不规范的企业,或者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核定征收的企业。
征收程序: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产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核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
优点:简化了税收征管程序,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量。
缺点:可能存在税收流失的风险,对企业财务核算的要求相对较低。
3. 代征:
适用对象:代征适用于税务机关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征收税款的情况。
征收程序:税务机关与代征单位或个人签订代征协议,明确代征范围、代征期限、代征费用等事项。代征单位或个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代为征收税款。
优点:可以扩大税收征管范围,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缺点:可能存在代征单位或个人滥用职权、损害纳税人权益的风险。
总结:
查帐征收适用于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核定征收适用于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简化了税收征管程序;代征适用于税务机关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征收税款,可以扩大税收征管范围。企业在选择征收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征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