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割昏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五行的概念在文学中的运用。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原句是“阴阳割昏晓,乾坤一派清”。这里的“阴阳”指的是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二气,认为它们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
“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分割”或“划分”,“昏晓”则分别指黄昏和清晨。整句话的意思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将天地间分割成了昏暗的黄昏和明亮的清晨。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阴阳二气对自然界的划分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昼夜交替的现象。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阴阳割昏晓”也可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即阴阳二气的交替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兴衰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