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以下是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者必以正。若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多党于天下而危国家、社稷者有之。是故,诸侯虽有其田,臣不以为乐;臣虽有其位,君不以为贵;虽有富而无仁义,不如贫而仁;虽有贵而无仁义,不如贱而仁。
君子不以仁为不贵,不以贵为仁;虽贫,无改其乐;虽富贵,无改其道。是故,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君子之学也,藏诸身,行诸事,去其恶,取其善,以为己任。如此,则天下之恶,皆归之;天下之善,皆归之。故君子之学也,必求其善,而为之;必求其恶,而去之。如此,则天下之善,皆归之;天下之恶,皆归之。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劝学》一文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使论述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