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实践中,有担保人的证据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担保合同:这是最基本的证据,通常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会签订书面担保合同,明确担保的内容、期限、责任等。
2. 借款合同:证明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借款关系,以及担保人愿意提供担保的事实。
3. 担保函:担保人为债务人出具的担保承诺书,通常包含担保人的承诺、担保范围、担保期限等内容。
4. 银行保函:银行出具的担保文件,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
5. 录音录像:记录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协商担保事宜的录音录像,可以作为证据。
6. 证人证言:担保人在场作证,证明其提供担保的事实。
7. 担保人提供的担保物清单:如房产、车辆、股权等,需要提供相关权属证明文件。
8. 担保人提供的担保能力证明:如财务报表、信用报告等,证明担保人有足够的担保能力。
9. 担保人提供的其他证据:如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往来邮件、短信等,证明担保关系的存在。
在提供以上证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不得伪造、篡改。
2. 证据应当与案件事实有直接关联,能够证明担保关系的存在。
3. 证据应当具备证明力,能够支持担保人的主张。
4. 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及时提交证据,确保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