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审美观是指对美的认识、评价和追求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以下是一些构成正确审美观的基本要素:
1. 全面性:正确的审美观不仅包括对自然美的欣赏,如山水风光、花鸟鱼虫,也包括对人文美的追求,如历史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等。
2. 和谐性:追求美的事物应当是和谐统一的,包括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和谐,个体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
3. 历史性: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正确的审美观应具有历史传承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
4. 人文性:强调审美不仅仅是感官享受,更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体现人的价值追求和道德修养。
5. 多样性:尊重审美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和个人喜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
6. 社会性:审美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反对一切低俗、庸俗、媚俗的审美倾向。
7. 实践性:正确的审美观应当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美的创造和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当前社会,正确的审美观尤其强调以下几点:
抵制低俗、恶俗、庸俗:反对一切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取向。
倡导高雅、健康、向上的审美: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
尊重个性与多样性: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倡导多元审美共存。
正确的审美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