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以下是一般步骤和账务处理方法:
1. 项目准备阶段:
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准备阶段,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等)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
2. 建设阶段:
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也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投资性房地产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
3. 试运行阶段:
如果项目需要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投资性房地产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
4. 完工结算:
当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完工后,将“在建工程”科目中的成本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在建工程 投资性房地产
```
5. 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
如果采用成本模式,不需要进行会计分录。
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期末调整公允价值:
```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者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
```
以上是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