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嘉(1911年10月10日—1996年3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力学学家,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应用力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士嘉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1935年获得硕士学位。1936年,陆士嘉赴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她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任教,并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陆士嘉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应用力学等。她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陆士嘉的一些主要成就:
1. 提出了“陆氏公式”,为飞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研究了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特性,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 指导学生开展空气动力学实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力学人才。
4. 在流体力学领域,提出了“陆氏方程”,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5. 在应用力学领域,研究了地震、海浪等自然现象的力学机制,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做出了贡献。
陆士嘉为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力学之母”。她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我国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96年3月9日,陆士嘉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