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规则中的“三步上篮”是指在进攻时,球员从非中枢脚开始,通过连续的三步完成上篮的动作。以下是三步上篮的基本规则和要点:
1. 非中枢脚:在开始上篮前,球员必须确定哪只脚是“非中枢脚”。非中枢脚是指在进攻时未接触过地面或者没有作为中枢脚使用过的脚。
2. 第一脚:球员必须从非中枢脚开始,通过至少一次跳跃将球拍起,并且球必须接触地面。
3. 第二步和第三步:在拍起球之后,球员可以连续跳两次,每次跳跃时都可以移动球。但是,球员在第二次跳跃落地时,必须再次跳起,并使用非中枢脚作为第三步的踏地脚。
4. 上篮动作:在完成三次连续跳跃后,球员可以使用手中的球进行上篮动作。上篮时,球员可以采用勾手或者抛投的方式将球投入篮筐。
5. 规则限制:
非法运球:球员在完成三步上篮过程中,如果触球超过两次,则被判非法运球,对方球员将获得球权。
走步:球员在三次跳跃过程中,如果第二次落地时没有再次跳起,则被判走步,对方球员将获得球权。
三分线外:如果球员在三分线外开始三步上篮,那么上篮时仍然视为三分球。
6. 时间限制:在完成三步上篮后,球员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上篮动作。如果球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上篮,则被判进攻违例,对方球员将获得球权。
三步上篮是篮球进攻中常见的技巧之一,它可以帮助球员在篮下创造得分机会。正确理解和运用三步上篮规则,对提高球员的得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