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模板支模验收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验收原则
1. 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2. 验收应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施工方应负责组织验收。
3. 验收应坚持“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原则。
二、验收内容
1. 模板材料:检查模板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无破损、变形、锈蚀等现象。
2. 支模结构:检查支模结构是否稳定,支撑体系是否牢固,模板连接是否紧密,连接件是否齐全。
3. 模板安装:检查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模板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间隙是否合理。
4. 支撑体系:检查支撑体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支撑材料是否合格,支撑间距、高度是否符合规范。
5. 防水、防漏措施:检查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否有防水、防漏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渗漏。
6. 安全防护: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三、验收程序
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自检工作。
2. 施工单位完成模板支模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模板支模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
3. 施工单位将验收记录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核,监理单位对验收记录进行审核,确认合格后签字。
4. 监理单位将验收记录报送建设单位进行备案。
四、验收标准
1. 模板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合格。
2. 支模结构:应稳定可靠,支撑体系应牢固,模板连接应紧密,连接件应齐全。
3. 模板安装:模板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间隙应合理。
4. 支撑体系:支撑材料应合格,支撑间距、高度应符合规范。
5. 防水、防漏措施:应有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渗漏。
6.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五、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1. 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应立即整改,整改后重新进行验收。
2. 验收不合格的,监理单位应向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3. 整改完成后,施工单位应重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