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师爷”和“主簿”的品级并不固定,因为它们的职位和品级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官职体系中有不同的规定。
1. 师爷:通常指的是辅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的幕僚,其职位和品级并不固定。在清朝,有些地方的师爷甚至可以拥有正七品的官职,但更多情况下,师爷的品级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以才干和地方官员的信任程度来决定其在地方政务中的地位。
2. 主簿:主簿是地方官署中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簿记等事务。在唐宋时期,主簿通常为正七品官。到了明清时期,主簿的品级有所下降,一般为从八品或正九品官。
因此,师爷和主簿的品级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官职体系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