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厉铺张”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在叙述自己撰写《史记》的宗旨和过程时所用。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文辞华美,铺陈夸张。具体原文如下: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之论舜,其词不枝;周公之论管蔡,其词有枝;故曰:《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未彰;非信史也。学者所以求经传,本于诗书,终于礼乐之旨也。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没,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在这里,“扬厉铺张”并非成语,而是对《诗》、《书》等经典文辞的一种描述。司马迁认为《诗》、《书》等经典虽然存在缺失,但仍然能够通过它们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对古代文献的重视和对《史记》写作目的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