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奇迹,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以下是一些古今中外对长城的评价:
中国古代:
1. 《史记》记载:“长城之固,非石非土,非木非石,非铁非铜,其坚不可摧也。”
2. 《汉书》中称长城为“万里长城,固若金汤”。
3. 隋唐时期,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长城”一词寓意着长城的雄伟壮丽。
近现代:
1. 毛泽东在《七律·长城》中写道:“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表达了对长城历史的感慨。
2.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国外:
1.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称赞长城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
2.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问中国时,曾感慨地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3.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称长城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
综上所述,长城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