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斯·瓦尔特·冯·里宾特洛普(Johannes Hjalmar Schacht von Ribbentrop)是纳粹德国的外交部长,他在1938年至1945年期间担任此职。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资料:
全名:Johannes Hjalmar Schacht von Ribbentrop
出生日期:1893年4月30日
出生地点:波茨坦,德意志帝国
逝世日期:1954年10月16日
逝世地点:汉堡,联邦德国
职业:外交官、政治家
早年生活:
里宾特洛普出生于一个富裕的普鲁士贵族家庭。
他在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海军。
政治生涯:
战后,他参与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的早期活动。
1932年,他被任命为外交部长,尽管当时纳粹党并未执政。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里宾特洛普正式成为外交部长。
外交政策:
里宾特洛普推行了所谓的“大德意志”政策,旨在通过外交手段重新获得德国的领土和影响力。
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并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谈判。
1938年,他参与了慕尼黑阴谋,即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年,他参与了与苏联的谈判,最终导致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条约》)的签订,为纳粹德国入侵波兰铺平了道路。
战争与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里宾特洛普的外交政策受到批评,他在1945年被逮捕。
在纽伦堡审判中,他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1946年10月16日,里宾特洛普被判处死刑,并在汉堡的史图加特监狱被执行绞刑。
个人生活:
里宾特洛普是一位已婚人士,他的妻子是德国社交名媛玛格丽特·里宾特洛普。
他对艺术和收藏有浓厚的兴趣,拥有一家大型艺术收藏馆。
里宾特洛普是纳粹德国外交政策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外交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政治生涯和最终的审判成为了20世纪历史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