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这是那是》中班语言活动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这是”、“那是”等方位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学会正确使用“这是”、“那是”等方位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这是”、“那是”等方位词。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场地:布置一个有各种物品的教室。
2. 物品:各种玩具、水果、动物图片等。
3. 教具:卡片、贴纸等。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这是我的手,那是你的手”等,让幼儿熟悉“这是”、“那是”等方位词。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让幼儿练习使用方位词。
二、教学活动
1. 教师出示各种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那是”。
例如:教师出示苹果,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这是苹果。”
教师出示香蕉,问:“那是什么?”幼儿回答:“那是香蕉。”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运用“这是”、“那是”等方位词找到自己的朋友。
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物品,幼儿要找到对应的物品,并说出“这是我的朋友,那是你的朋友”。
3. 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那是”。
例如:教师出示猫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这是猫。”
教师出示狗的图片,问:“那是什么?”幼儿回答:“那是狗。”
4.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宝藏”游戏,让幼儿运用“这是”、“那是”等方位词找到宝藏。
游戏规则:教师藏一个物品,幼儿要根据教师的提示找到宝藏,并说出“这是宝藏,那是宝藏”。
三、总结与反思
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位词“这是”、“那是”的正确使用。
2. 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方位词。
教学延伸:
1.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方位词,如“这是你的玩具,那是我的玩具”等。
2. 区域活动:在阅读区投放有关方位词的绘本,让幼儿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