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坏基本农田的案件,是否应该把正在复耕的情况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在中国,基本农田是国家的粮食安全底线,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
在查处破坏基本农田的案件时,如果行为人在查处过程中已经开始复耕,以下是一些可能考虑的因素:
1. 主动改正行为:如果行为人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恢复被破坏的基本农田,这表明其有悔改之意,可以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2. 恢复情况:复耕的效果如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复耕效果良好,基本农田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可能会对处罚有所影响。
3. 复耕的及时性:如果复耕是在查处之后迅速进行的,这可能会表明行为人对违法行为的认识较为深刻,也可能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
4. 法律法规的规定:最终是否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还需要参考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综上所述,是否应该把正在复耕的情况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应由负责查处案件的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决定。在司法实践中,这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性质、后果、行为人的态度以及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