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颠倒”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应帝王》。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反对过度干预。在《应帝王》这篇文章中,庄子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他的哲学观点。
“不知颠倒”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懂得事物的正反、得失、顺逆等,比喻不明事理或缺乏判断力。具体到原文,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的故事,南海之帝因为不懂得颠倒(即不懂得顺应自然),所以他的国家经常遭受灾难。而北海之帝则懂得颠倒,顺应自然,因此他的国家安宁。
所以,“不知颠倒”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庄子·应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