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是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以下是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的历史发展:
1. 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规定了工程监理制度。这是我国工程监理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
2. 1990年,原建设部颁布了《建设工程监理试行规定》,对监理工程师的资格、注册、执业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是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的初步建立。
3. 1992年,原建设部发布了《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办法》,对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考试、注册、执业等程序进行了规范。
4. 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制度,标志着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的正式实施。
5. 1995年,原建设部颁布了《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了监理工程师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6. 1997年,原建设部发布了《监理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对监理工程师的注册、执业、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7. 2000年,原建设部对《监理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监理工程师的注册条件和程序。
8. 2004年,建设部颁布了《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对监理工程师的注册、执业、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
9.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监理工程师的注册条件和程序,并加强了监理工程师的执业管理。
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制度对于规范工程监理市场、提高工程监理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