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小班元宵节礼仪教育
课时:1课时
年级:小班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礼仪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 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学习基本的礼仪行为。
教学难点:
1. 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表现出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行为。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图片若干张。
2. 元宵节相关的故事书或绘本。
3. 纸杯、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元宵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二、了解元宵节
1. 教师讲述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2. 幼儿听故事,了解元宵节的传统文化。
三、学习礼仪
1. 教师讲解元宵节期间的礼仪行为,如给长辈拜年、送礼物、说祝福语等。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礼仪动作和用语。
四、手工制作
1. 教师分发手工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2. 幼儿分组合作,制作元宵节灯笼或元宵。
五、展示与分享
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
2. 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总结与延伸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元宵节期间的礼仪行为。
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向长辈拜年,送上自己制作的元宵节礼物。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故事、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培养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
2. 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行为。
3. 在手工制作环节,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