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它的典故与古代军事家孙武有关。
相传,孙武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孙武在吴国担任将军时,有一次吴王让他训练一支新兵。孙武为了确保训练的质量,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在训练开始之前,孙武对士兵们进行了三令五申的告诫,即反复地命令和告诫,要求士兵们严格遵守军纪。他详细说明了军规军纪,包括如何列队、如何操练、如何服从命令等。孙武特别强调,如果违反军纪,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训练过程中,有一个士兵违反了纪律,孙武按照军法,立即将这个士兵斩首,以儆效尤。这一举动让所有士兵都感到震惊,但也让他们明白了军纪的严肃性。
从此,“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反复命令和告诫,强调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纪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