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研发费用是否计入账面价值,取决于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式:
1. 费用化处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除达到资本化条件的,一般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研发活动没有成功,或者无法证明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那么相关的研发费用通常会被费用化,即在当期损益中扣除。
2. 资本化处理:
当研发活动符合以下条件时,可以将其费用资本化,即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并按期进行摊销:
预计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具有可辨认性;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资本化的条件:
技术可行性已经验证;
市场需求分析已经完成;
研发计划和技术可行性已经确定;
相关的内部管理决策已经作出;
专利申请或其他保护措施已经实施。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研发费用是否应该资本化。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那么费用会在研发成功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并按照预计的使用寿命或法律规定的期限进行摊销。如果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那么费用则会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有所不同,企业应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