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组织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行全民参与、全民管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
具体来说,群防群治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群众性:强调广泛动员群众,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治安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2. 参与性: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和社会治理,通过多种形式,如巡逻、守望、举报等,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3. 自治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建立群众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4. 合作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社会治安问题。
5. 预防性:通过群防群治,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治安隐患,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群防群治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