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身份到参公单位(参公管理人员)身份,在法律层面上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身份性质、管理权限和待遇等方面。
1. 身份性质:
公务员: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家行政系统的骨干力量,享有国家公务员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待遇。
参公管理人员:参公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虽然不是正式的公务员,但在某些方面享有与公务员相似的权利和待遇。
2. 管理权限:
公务员:公务员的管理和选拔严格按照公务员法进行,包括考试录用、考核、晋升、退休等。
参公管理人员:参公单位的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但具体的选拔、考核、晋升等程序可能有所不同。
3. 待遇:
公务员:公务员享有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各项待遇。
参公管理人员:参公管理人员在工资、福利、保险等方面可能享有与公务员相似或相近的待遇,但具体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公务员身份到参公单位身份,在法律上是有变化的,主要体现在身份性质、管理权限和待遇等方面。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明显,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所在单位的具体规定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