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科目一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是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的一些知识点:
一、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涵: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 教育法律法规的种类: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3.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教师的义务包括遵守宪法法律、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三、文化素养
1. 文化素养的内涵: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和实践中形成的,对文化现象、文化产品、文化传统等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文化素养的主要内容:文学素养、历史素养、哲学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等。
3. 文化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备考过程中,请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进行复习。祝您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