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字和通假字在汉字的使用中常常被混淆,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借字,是指一个字在原本的意义上已经用完,而为了表达其他的意义,借用另一个字来代替原来的字。例如,“假”字在古代可以借作“借”,表示借用之意。这种情况下的借字并不是因为字义相同或相近而借用的。
通假字,则是指古代汉字中,有些字在书写时因为形状、发音相近而相互替代使用。通假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古代汉字数量有限,有些字不够用,或者为了书写方便。例如,“其”和“奇”在古代可以通假,因为它们的发音相近。
简单来说,借字是字义用尽后的替代,而通假字是因为字形或发音相近而替代使用。两者都是汉字使用中的现象,但它们的成因和性质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