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验收的脚手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脚手架结构:脚手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结构应牢固、稳定,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
2. 材料要求:
(1)钢管: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钢材质,壁厚不小于3.5mm。
(2)扣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可调节扣件,扣件连接应牢固可靠。
(3)横杆、立杆、斜杆等: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管,直径不小于48mm。
3. 架设要求:
(1)基础:脚手架基础应坚实平整,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2)立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5m,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3)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1.2m,横杆与立杆连接应牢固。
(4)斜杆:斜杆与立杆连接应牢固,斜杆间距不应大于2m。
4. 拆卸要求:
(1)拆除顺序:应先拆除斜杆、横杆,再拆除立杆。
(2)拆除过程中,应确保脚手架稳定,防止发生倾倒、坠落等事故。
5. 安全防护:
(1)脚手架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1.2m。
(2)作业层应设置踢脚板,踢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
(3)作业层应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应紧贴脚手架,无破损、脱网现象。
6. 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等安全知识。
7. 验收标准:
(1)脚手架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变形、扭曲等现象。
(2)脚手架连接件应牢固可靠,无松动、损坏等现象。
(3)脚手架基础应坚实平整,无下沉、倾斜等现象。
(4)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无缺失、损坏等现象。
以上是二级验收的脚手架标准,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进行调整。请务必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