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光(1542年-1622年),字汝观,号敬所,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朝万历、天启年间政治家,曾任明朝户部尚书、内阁首辅。
王国光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幼年聪颖,好学不倦。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授编修。此后,他历任庶吉士、侍读、侍讲学士、左春坊左庶子等职。在官场中,王国光以清廉著称,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
万历二十年(1592年),王国光升任礼部右侍郎,不久转任户部右侍郎。在任期间,他致力于整顿财政,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减轻百姓负担,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王国光升任户部尚书,成为明朝财政大管家。在此期间,他积极推行改革,整顿官僚机构,打击贪污腐败,使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国光被任命为内阁首辅,成为明朝最高行政长官。在任期间,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反对宦官专权。他还主张实行“海禁”,限制民间对外贸易,以保护国家利益。
天启二年(1622年),王国光因病去世,享年81岁。他一生勤政爱民,为明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国光去世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