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沉淀通常是由于在提取过程中加入了某些盐类(如氯化钠)导致质粒DNA带负电荷,随后在低离子强度条件下质粒DNA与细胞膜等杂质分离而形成沉淀。以下是一些溶解质粒沉淀的方法:
1. 增加离子强度:
将沉淀的质粒溶解在含有较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如1M的氯化钠(NaCl)溶液。这是因为增加离子强度可以中和质粒DNA上的负电荷,使质粒DNA重新溶解。
2. 使用低盐溶液:
如果沉淀是在低盐溶液中形成的,可以使用含有0.1M到0.5M氯化钠的溶液来溶解沉淀。
3. 加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某些情况下,加入SDS可以帮助溶解质粒沉淀。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破坏质粒表面的脂质层,使质粒DNA更容易溶解。
4. 使用缓冲液:
使用适当的缓冲液(如Tris-HCl缓冲液,pH 7.5-8.0)来溶解质粒。缓冲液可以提供稳定的pH环境,有助于质粒DNA的溶解。
5. 反复悬浮和离心:
如果沉淀较硬,可以通过反复悬浮和离心来帮助溶解。将沉淀悬浮在含有适量盐的溶液中,然后低速离心,重复几次,直到质粒完全溶解。
6. 加热:
在某些情况下,将含有沉淀的溶液轻微加热(例如,在55°C水浴中加热5-10分钟)可以帮助溶解质粒。
在溶解质粒沉淀时,请确保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污染。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使质粒溶解,可能需要重新提取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