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成语。以下是一些从《论语》中演化而来的成语:
1. 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篇,意思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2. 举一反三:出自《论语·为政》篇,意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3.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篇,表示不以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述而》篇,意指在任何三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自《论语·为政》篇,强调对知识的认识要真实无欺。
6. 学而时习之:出自《论语·学而》篇,表示学习之后要经常复习。
7.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意指教育不分贵贱贫富。
8. 择善而从:出自《论语·颜渊》篇,表示选择好的事物去追随。
9.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颜渊》篇,强调说话要守信用,行动要有果断。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