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目的和要求:
确保基坑工程安全、稳定,防止发生坍塌、位移等事故;
为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为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监测项目:
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环境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包括围护桩、锚杆、支撑等;
基坑开挖深度、坡度、位移等监测;
地下水监测;
地基土层变形监测。
3. 监测方法:
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等设备进行;
应力监测:采用钢筋应力计、应变计、土压力计等设备进行;
水位监测:采用水位计、超声波测井等设备进行;
地基土层变形监测:采用土体分层沉降仪、沉降板等设备进行。
4. 监测频率:
施工初期:每天监测,必要时加密;
施工中期:每2-3天监测;
施工后期:每5-7天监测。
5.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
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6. 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
监测报告应定期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 50007-2011)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JGJ 120-2012)
3. 《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11/T 945-2012)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同时,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