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喜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个著名典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这个典故来源于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的一段经历。
故事发生在苏轼担任黄州团练副使的时候。当时黄州地区连续干旱,百姓生活困苦,农作物严重减产。苏轼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于是他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有一天,苏轼突然听到一个好消息:天空开始下雨了。这对于干旱中的黄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苏轼非常高兴,立刻跑到户外,站在雨中欣赏这久违的雨水。
苏轼当时写下了《东坡喜雨》一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这场雨水的喜悦和对百姓的关爱之情。以下是诗的全文:
“东坡喜雨,喜雨润万物。
民依水而食,雨降福无疆。
吾愿雨常至,岁岁岁岁长。”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关心百姓疾苦、关注国家大事的高尚品质。后来,“东坡喜雨”这个典故被后人传颂,成为赞美苏轼品德和才华的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不仅关心民生,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和传世之作,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