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浮雕和凸浮雕是雕塑艺术中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主要区别在于雕塑的表面与底座的相对位置。
1. 凹浮雕(凹雕、阴刻):
凹浮雕是指雕塑作品的表面低于底座,形成一种凹槽或凹面。在这种形式中,雕塑的图像被雕刻在底板上,形成一种凹陷的效果。凹浮雕可以是浅的,也可以是深的。浅的凹浮雕通常称为浅浮雕,而深的凹浮雕则称为深浮雕。凹浮雕的特点是图像与底座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可以形成较强的立体感。
2. 凸浮雕(凸雕、阳刻):
凸浮雕则是指雕塑作品的表面高于底座,形成一种凸起的效果。在这种形式中,雕塑的图像被雕刻在底板上,形成一种凸出的效果。凸浮雕可以是浅的,也可以是深的。浅的凸浮雕通常称为浅浮雕,而深的凸浮雕则称为高浮雕。凸浮雕的特点是图像与底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立体感相对较弱。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表面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凹浮雕低于底座,凸浮雕高于底座。
立体感:凹浮雕具有明显的立体感,凸浮雕立体感相对较弱。
制作难度:凹浮雕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较高的雕刻技艺;凸浮雕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小。
在艺术创作中,凹浮雕和凸浮雕常被用于装饰性雕塑、建筑雕塑、碑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