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在完成过程中所达到的标准,包括审计程序的恰当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等。具体来说,审计质量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立性: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不受被审计单位或相关方的影响,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 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审计工作。
3. 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应遵循相应的审计准则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证据收集:
充分性:审计证据应当充分,足以支持审计结论。
适当性:审计证据应当与审计目标相关,并且具有说服力。
5. 审计结论:
客观性:审计结论应基于事实,不受主观判断的影响。
准确性:审计结论应正确无误,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
6. 沟通与报告:
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审计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发现和结论。
7. 后续监督:审计完成后,应对审计结果进行后续监督,确保审计意见得到落实。
8. 保密性:审计人员应保守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
审计质量的保证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在我国,审计质量还受到审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