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文献的主要载体有以下几种:
1. 简牍:简牍是古代书写材料的一种,由竹片或木片制成。在三国时期,简牍仍然是书写和记录文献的重要载体。由于竹简和木简可以折叠,便于携带,因此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2. 缣帛:缣帛是一种高级的书写材料,由丝线编织而成。相比简牍,缣帛更为柔软,不易磨损,因此常用于书写重要文献和书法作品。
3. 纸:虽然纸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但在三国时期尚未普及。因此,纸并不是三国时期文献的主要载体。
4. 石刻:在三国时期,石刻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许多碑刻、摩崖石刻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如《三国志》中的《诸葛亮碑》等。
5. 陶器、铜器等器物:在三国时期,一些陶器、铜器等器物上也会刻有文字,如陶俑、铜镜等。
这些载体在当时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许多文献可能同时采用多种载体进行保存。随着历史的发展,简牍和缣帛逐渐被纸张所取代,而石刻、陶器等器物上的文字也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