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之隔”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远,比喻差别极大,无法逾越。具体出处如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产曰:‘吾闻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是以君子之为人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夫轻诺必寡信,民之不可与共事也。天渊之隔,其可追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产说:“我听说,君子的品德如同风,小人的品德如同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倒。因此,君子对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宽松。轻易许下的诺言一定很少能够实现,民众是不能和他们共同共事的。天和深渊之间的距离,难道还能够追赶得上吗?”这里的“天渊之隔”就是形容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