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强度等级是根据砂浆试件在规定条件下养护后,达到规定龄期时的抗压强度来确定的。以下是砂浆强度等级确定的基本步骤:
1. 试件制作:
按照规定的配合比制备砂浆。
将砂浆倒入模具中,制成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通常为70.7mm×70.7mm×70.7mm)。
在规定条件下(如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24小时。
2. 脱模与养护:
24小时后,将试件从模具中取出,继续在相同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如28天)。
3. 强度测试:
在规定龄期时,将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使用标准试验机对试件进行压缩,直到试件破坏。
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
4. 计算抗压强度:
将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除以试件的截面积(70.7mm×70.7mm),得到抗压强度值(单位为MPa)。
5. 确定强度等级:
根据抗压强度值,参照国家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GB/T 50315-2011)等规定,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通常分为M5、M7.5、M10、M15、M20、M25、M30、M35、M40、M45、M50等。
例如,如果一个砂浆试件在28天龄期时的抗压强度为20MPa,那么这个砂浆的强度等级就是M20。
砂浆强度等级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养护条件、试件质量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