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测点标准通常是指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时,对测点布置、测试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以下是一些地基承载力测点标准的基本内容:
1. 测点布置:
测点应均匀布置在地基上,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地基承载力的分布情况。
对于大面积地基,可按网格状布置测点;对于小面积地基,可按等距或等面积布置测点。
测点间距一般不大于2倍基础宽度,且不应小于1.5米。
2. 测试方法: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
静载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在测点上施加逐渐增大的荷载,观察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确定地基承载力。
3. 数据采集:
测试过程中,应准确记录荷载、沉降、时间等数据。
沉降量应采用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测量,精度应达到0.01mm。
4. 数据处理:
根据测试数据,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地基承载力。
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采用曲线拐点法或回归分析法。
5. 标准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超过设计值,应采取相应措施。
测试过程中,应确保测试设备、人员、环境等符合相关标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地基承载力测点标准:
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了地基承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方法、数据处理等。
JGJ 79-2012《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地基检测的技术要求、方法、数据处理等。
DBJ04/T 236-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针对上海市的地基基础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测试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并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