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进场验收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验收依据
1. 国家相关法规、标准;
2. 采购合同;
3. 产品技术文件;
4. 进场检验要求。
二、验收程序
1. 验收前准备:核对采购合同、产品技术文件,了解阀门的基本参数、性能要求等。
2. 外观检查:检查阀门表面是否有划痕、凹坑、裂纹等缺陷,阀体、阀盖、阀杆等部件是否完整。
3. 尺寸检查:使用卡尺、游标卡尺等工具,检查阀门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标识检查:检查阀门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包括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
5. 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等。
6. 功能性试验:进行阀门开启、关闭、密封性能等试验,确保阀门符合设计要求。
7. 记录验收结果:填写验收记录,记录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三、验收标准
1. 外观:阀门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凹坑、划痕等缺陷;阀体、阀盖、阀杆等部件应完整。
2. 尺寸:阀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公差范围应符合相关标准。
3. 标识:阀门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
4. 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等应齐全、有效。
5. 功能性试验:阀门开启、关闭、密封性能等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验收结果处理
1. 验收合格:阀门符合验收标准,签署验收合格意见。
2. 验收不合格:阀门不符合验收标准,签署验收不合格意见,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
3. 退货或换货: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阀门,供应商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退货或换货。
五、验收注意事项
1. 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验收程序进行,确保验收结果的准确性。
2.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阀门质量。
3.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4. 验收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供应商,以便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5. 验收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