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户和特困户都是指在收入、财产、生活状况等方面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家庭,它们都是社会救助的对象,但两者在认定标准、享受的救助政策上有所不同:
1. 认定标准:
兜底户:通常是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略高于特困户标准的家庭。这些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因病、因灾、因学等)导致生活困难,但尚未达到特困户的救助条件。
特困户:是指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家庭。特困户是救助对象中的最高等级。
2. 救助政策:
兜底户:通常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
特困户:除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外,还享有更加全面的救助,如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护理补贴等。
3. 帮扶措施:
兜底户:帮扶措施可能更加侧重于提高家庭自身能力,如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
特困户:帮扶措施可能更加侧重于基本生活保障,如提供住所、食物、衣物等。
兜底户和特困户的区别在于收入水平、生活状况以及救助政策的差异。兜底户虽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生活状况相对较好,而特困户则生活在极端困难之中,需要更加全面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