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浩瀚”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里的“沧海”比喻广大无边的大海,“浩瀚”则形容其辽阔无垠。
“沧海浩瀚”的含义通常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广阔,无法尽览,也可以用来比喻胸怀宽广,志向远大。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用来形容海洋的辽阔或者比喻人胸怀的广阔和抱负的宏大。例如,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或者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志向高远时,都可以用到“沧海浩瀚”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