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历史成本计量:持续经营假设允许企业按照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和负债,而不是按照市场价值。这有助于保持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2. 长期资产的使用: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预期会长期使用其资产,如厂房、设备等。这允许企业将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其经济效益。
3. 负债的偿还: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有能力偿还其长期负债。这有助于企业合理地规划和安排财务活动,如借款、投资等。
4. 财务报表编制:持续经营假设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只有在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能编制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5. 会计政策的选择: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可以采用较为稳定的会计政策,如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固定利率借款等。这有助于减少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6. 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持续经营假设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企业若不能持续经营,其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将受到严重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和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