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趋新”这个成语出自《文心雕龙·知音》篇,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提出的。原文是:“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觌文辄见其心,此盖《风》、《雅》之所以言志,赋、比、兴之所以讽喻也。故论说辞序,事出注疏,辞为情造,情信而辞巧,观者称其工,读者传其旨。是以其词约而旨赜,避俗趋新,必求古以开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因为情感激动而文辞流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体会情感,追溯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奥的也能显现出来。时代久远,看不到作者的面容,但通过阅读文章就能看到作者的心意。这是《诗经》和《雅》之所以能够表达志向,赋、比、兴之所以能够讽喻的原因。因此,论述文章的词虽然简练但意义深远,避俗趋新,必定要寻求古代的智慧来开创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