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文是“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这句话可以理解为:
“然其本体之明”:这里的“本体”指的是事物或个体的根本、核心,而“明”则是指明白、清醒的状态。整体来看,这句话说的是事物的根本状态是明白清醒的。
“则有未尝息者”:这里的“未尝息”指的是从未停止、从未休息。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事物的根本状态(本体)是始终明白清醒的,没有一刻是停止或休息的。
这句话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关于“道”或“自然”的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一种永恒不变的规律,这种规律是清醒明了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始终存在且运行不息。这也体现了道家追求顺应自然、把握根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