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有耳”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信乃仰天叹曰:‘吾尝谓公等刘郑公之谋,乃公等自取其祸也。吾有老母,家贫,客寄人下,既贫无以自容,吾欲北归,恐公等不信,又恐为天下笑。遂留此,吾岂以家为念哉?’信乃仰天叹曰:‘吾尝谓公等刘郑公之谋,乃公等自取其祸也。吾有老母,家贫,客寄人下,既贫无以自容,吾欲北归,恐公等不信,又恐为天下笑。遂留此,吾岂以家为念哉?’”这段话中,韩信(即淮阴侯)在表示自己虽然家贫,但并不以家为念,而是因为隔墙有耳,担心自己的计划被人听到,所以不便北归。成语“隔墙有耳”就是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说话要小心,因为周围可能有人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