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不失一”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述的是古代军事家孙武和吴起的故事。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射箭或打猎百发百中,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每次都能成功。
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原文是这样的:“吴起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军士说,曰:‘起乃吴公也,而与我同病疽,居则同室,出则同车,此百不失一者。’”这里“百不失一”是指吴起与士兵同甘共苦,关系密切,如同百发百中一样。
所以,“百不失一”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