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Se)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4号元素,属于氧族元素。硒的发现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
硒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817年,当时瑞典化学家雅各布·贝采利乌斯(Jacob Berzelius)在进行矿石研究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贝采利乌斯最初将其命名为“Tellurium”,这个名字来源于德语中的“Tellur”,意为“地球”。然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发现这种元素与硫(S)和碲(Te)具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决定将其更名为“Selenium”,源自希腊语中的“Selene”,意为“月亮”,因为硒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而硫的名称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女神赫利俄斯(Helios)的妻子——月亮女神赛琳娜(Selene)。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以硒化物和硒酸盐的形式存在。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火山地区和矿床中。硒在生物体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多种酶的活性中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抗氧化防御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硒的多种应用价值,如作为农业上的微量元素肥料、化工原料、药物添加剂等。同时,硒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对硒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