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荣华”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范蠡的故事。
典故如下:
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帮助越国打败了吴国,使越国强盛起来。后来,范蠡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决定隐退。他离开越国,带着妻子西去,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
范蠡在经商过程中,非常注重诚信和道德,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后来,范蠡的名声传到了齐国的君主那里,齐王听说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就邀请他到齐国做官。范蠡权衡利弊后,认为做官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于是拒绝了齐王的邀请。
范蠡对妻子说:“人生在世,富贵荣华固然好,但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我宁愿过一种清贫但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愿为了富贵荣华而失去自我。”
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富贵荣华”,用来形容财富和地位极高,生活非常富裕和荣耀的状态。同时,它也提醒人们,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包括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